Electron学习笔记(一):入门到环境搭建
什么是Electron
Electron
是由Github研发的使用HTML
、CSS
、Javascript
开发跨平台桌面应用程序的开源开发框架。Electron通过把Chromium
和Node.js
结合进一个运行时中实现,它开发的app能够被打包为Mac
、Windows
和Linux
平台的应用程序。
提到跨平台桌面应用开发,最先想到的应该是JavaFx
。JavaFx的一大特点是传统的XML语言结合Java进行开发,能够跨平台运行。但是我个人认为JavaFx那些控件写起来远不如Android
当中的控件写起来更方便。这次偶然得知使用HTML来开发跨平台应用的框架,我很兴奋,毕竟用HTML来做UI是非常方便的,得益于它丰富的框架和成熟的体系。
Hello Electron
必备环境:Node.js
按照教程所说,建议把Electron安装到每一个项目的依赖中,那么安装完Node.js
之后,我们就可以着手开始做第一个App了
第一个App的名字就叫HelloEla
,建立一个文件夹(D:\Work\ElectronProject\HelloEla),进入这个文件夹,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 Git Bash Here
输入并执行npm init
:
1 | name: (helloela) |
一路回车即可,在提示author
时输入你的名称,最后确认时回车会在HelloEla目录
下生成一个名为package.json
的文件
输入以下命令安装Electron:
1 | $ npm install -g electron |
安装完成后可以输入以下命令检测是否正确安装,如果正确安装会提示版本号(我的是v2.0.4):
1 | $ electron -version |
新建一个文件名为main.js
,并输入以下代码:
1 | const {app, BrowserWindow} = require('electron') |
打开刚才生成的package.json
,修改main
的值为main.js
接着再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index.html
,打开文件,拷贝以下代码:
1 |
|
然后在刚才打开的bash窗口中输入命令运行App:
1 | $ electron ./main.js |
能够看到一个弹出的窗口: